俞家湾桑基鱼塘保护方案项目

2019-12-23

桑基鱼塘是我国和世界治水史上的一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我国“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典范。俞家湾桑基鱼塘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此地自古有“九埂十三池”之称,历史上大小鱼塘共有13处,整体格局基本保存,至今仍保持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蚕蛹废水养鱼—鱼粪肥泥—河泥培桑的传统生态循环生产方式。


一、现状概况

      俞家湾桑基鱼塘为浙江省政府于2011年批准公布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山镇五泾村村委南面,整片桑基鱼塘范围四面环水,基本呈正方形状,保护范围内总面积约6.36万平方米。历史上共13处鱼塘,水域占地面积约2.7万平方米,现状保存鱼塘共12处,一处后期填埋种植水稻,另一处后期改动较大,与外围水系连通,未被划入保护范围内,其余基本为桑地,70年代填埋一处较大的鱼塘改为农田,这也成为桑基鱼塘范围内唯一的一块水田。保护范围内的11处鱼塘中大小不等,面积最大的有八千多平方米,最小的仅五百多平方米。



二、地理环境

       俞家湾桑基鱼塘位于杭嘉湖平原腹地桐乡市西北部河山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20°22'55",北纬30°37'54",西临德清,北接湖州,距上海市198公里,邻杭州市85公里,离苏州市131公里,居沪、杭、苏金三角之中。建设中的申嘉乌杭高速公路贯穿河山,交通十分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杭嘉湖平原位于太湖以南,地势极为低平,地形为河流冲积平原和湖沼淤积平原,海拔3.4米。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河网密布,环境优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誉。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年无霜期242天,平均降雨量1193毫米。

特殊的地理环境,是逐渐形成低洼挖塘而渔,栽桑养蚕肥泥的循环生产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

俞家湾桑基鱼塘卫星图


三、历史沿革

       俞家湾桑基鱼塘开挖于何时暂无从考证,桐乡地方史料无相关记载,当地村民口口相传此地自古有“基四塘六”“九埂十三池” 的说法。据《湖州志》记载:战国时,距俞家湾80余里(约40公里)的湖州菱湖已有人工畜鱼,汉末开始掘地成荡,人工养鱼,唐朝时就有繁华的水市,明清时成为江南人工养鱼中心。这可能就是桑基鱼塘的雏形,汉代的珠三角也有关于这一生产模式的记载。

       明清时的俞家湾村民主要以捕鱼为业,称渔家湾,后讹为俞家湾。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基塘生态农业的首创基地。明代李翊的《戒庵老人漫笔》,记载了一位名叫淡参的常熟人,开创桑基鱼塘综合经营后发家致富的情况。此后,桑基鱼塘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逐步造就了江南鱼米之乡的雏形。故此推断俞家湾桑基鱼塘的开挖应该在这一时段——明末清初。

       俞家湾桑基鱼塘一直沿用至今,塘中养鱼,塘埂种桑。上世纪70年代后鱼塘驳岸逐渐疏于维护,驳岸坍塌严重,鱼塘河床逐渐淤泥堆积,水深严重变浅。


桑基鱼塘现状照片


四、生态系统

      桑基鱼塘的生产结构中,桑树是生产者,生产桑叶。桑养蚕,蚕结茧,茧缫丝,缫丝废水及蚕蛹用于养鱼。鱼的排泄物及废水、蚕蛹残渣大部分沉积在淤泥之中,淤泥作为肥料利用于桑树,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物质能量循环系统。从种桑开始,通过养蚕而结束于养鱼的生产循环,构成了桑、蚕、鱼三者之间密切的关系,形成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蚕蛹、缫丝废水养鱼-鱼粪肥泥-河泥培桑的完整生产流程与方式。在这个系统里,蚕丝为中间产品,不再进入物质循环。鲜鱼是终级产品,提供人们食用。系统中任何一个生产环节的好坏,将影响到其他生产环节。



五、价值研究

1、历史价值

俞家湾桑基鱼塘始于明清迅速发展时期,是杭嘉湖地区桑基鱼塘原始生产形态的一个缩影,是江南水乡传统农业中综合农业生产模式的实物代表,为研究桐乡乃至整个杭嘉湖地区的原始农业生态养殖方式提供了实物资料。

俞家湾桑基鱼塘自开挖以来,一直以种桑、养蚕和养鱼相结合的综合生态循环的生产模式发展至今,很好的展现了明、清、民国及现代各个时期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是《沈氏农书》和《补农书》历史文献的重要实物印证。

2、艺术价值

俞家湾桑基鱼塘整体布局基本呈方形,四面环水,鱼塘与桑基基本均匀分布, 有“基四塘六”“九埂十三池”之说,桑基内种植规整桑树,鱼塘形状亦很规整,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景观和生态景观,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

3、科学价值

 桑基鱼塘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结合地形、环境、气候等各项条件创造的一项科学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完整的生态系统,遵循自然规律的能量循环,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也是提倡保护生态、科学种植的典型实例。

这种依托自然的生产模式是古代水乡蚕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科学性直到今天仍值得借鉴,至少有以下几点:(1)是在不改变自然地貌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借助自然条件:鱼塘是利用原有的河汊、湖荡和低洼圩田,桑基是利用原有的高墩地,通过历年的深挖和垫培,使错落有致的地貌逐步定型;(2)是根据地貌地形地势,种植养殖不同的物种,开展立体式多种经营:鱼儿离不开水,便在深水处养殖鱼虾,菱角莲藕等属于水生植物,在浅滩处种植,桑树喜燥但又不能缺水,便在岸边高墩处种植;(3)循环利用,不产生废物:蚕食桑叶,产生蚕沙,鱼食蚕沙,产生鱼粪,又作为桑树的肥料,转化为桑叶,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生态食物链,中间基本不产生污染;(4)根据物候、气候、节候,一年完成一个循环:初春水浅放下鱼苗,一季春蚕,一季夏蚕,三季秋蚕,产生大量蚕沙,为鱼虾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加上夏季雨水丰沛,塘满食足,鱼虾迅速生长,冬天雨水稀少,起塘捕鱼,鱼虾供应市场,塘泥挑至岸上培桑,循环往复,周而复始。

4、社会与文化价值

      桑基鱼塘是江南“鱼米之乡”的雏形,是我国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古代,桑基鱼塘是该地村民的主要经济生产模式,产出的蚕丝及鲜鱼是主要的经济产品,至今村里大部分农户仍每年种桑养蚕,延续这一生产模式。另外,由这一生产模式衍生了众多与蚕桑有关的文化习俗,有的是对蚕、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出于祛除蚕桑病祟的迷信行为,有的反映了对蚕桑丰收的祈祷和丰收后的庆贺,有的关系着蚕桑生产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这些文化习俗大多流传至今,也是人们对生活的一种向往和信念,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价值。

桑基鱼塘的生态循环系统,对传承和发扬中国“天人合一”儒家生态思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农业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传承中国历史悠久的蚕桑文化、丰富文化生活、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桑基鱼塘现状照片


六、价值载体

由于桑基鱼塘这一文物类型较为特殊,其整体的文物价值不仅仅体现在桑基、鱼塘等这些实物载体上,更有与这一生态系统与生产模式密切相关的文化习俗。通过对桑基鱼塘的历史沿革和生态模式及相关习俗的调查研究和价值评估,俞家湾桑基鱼塘这一文物的本体构成初定如下:

1、实物载体

1)保护范围以内的桑基、鱼塘、田埂、菜地、驳岸;

2)具有一定年限的乔木,如水杉、樟树;

3)桑基、鱼塘、田埂等围合形成的“九埂十三池”的空间格局;

4)村落约定俗成的各鱼塘的名称。

2、生态系统

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缫丝废水及蚕蛹养鱼—鱼排泄物、蚕蛹残渣沉积于淤泥—淤泥肥桑,各个环节均是这一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均应予以保护。

3、相关习俗

与种桑养蚕相关的文化习俗。

4、核心构建人

养蚕是桑基鱼塘的重要部分,具有复杂的工序和习俗,是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俞家湾中能知晓全部工序的人已越来越少,目前村中有一村民每年浴种幼蚕,然后分卖给其他村民饲养,根据村民口述,浴种幼蚕要求较多,难度较大,成活率低,现在大部分村民都待幼蚕成活后买入2张种来饲养。另村中有桐乡蚕歌非遗传承人,名为褚林凤,走村串户为农家喜事唱蚕歌,当“喜娘”。这些都是传统技艺和习俗的代表,如这些传统的技艺和习俗缺少了传承人,这一传统文化及生态模式就会逐渐消退,无法得到延续。因此,核心构建人也是文化遗产的重要保护对象。

所有能直接体现文物价值的载体都应予以保护,确保这一独特的生态循环系统得以延续。


七、保护和管控建议

      桑基鱼塘是活态的农业生产模式,其核心价值在于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政府应鼓励指导村民进行日常性的保护和养护,同时对桑基鱼塘的日常使用和以后的利用应进行管理和控制。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其他建设工程或者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不得建设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设施,不得进行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活动,应根据文物保护法相关条例进行严格保护。

结束语:桑基鱼塘是我国一种传统的生态农业模式和物质能量循环系统,是种桑、养蚕和养鱼相结合的、充分发挥生态效益的一种农业生产结构。是我国乃至世界“生态农业”和“循环经济”的典范,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教科文组织称道,其价值自是不言而喻。

                                                                                                                                      价值载体